一、申请人名称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申请人住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 号
三、生产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 2258 号,上海市嘉定区高石路2727 号5号楼(仓库)
技术审评概述
一、产品概述
(一)产品结构及组成
该产品由扫描架、高压出现器、X射线管组件、光子计数探测器、检查床、激光定位灯、控制台、限束器、选配件与附件组成。
(二)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用于常规 CT检查,支持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与能谱检查。
(三)型号/规格
uCT Ultima
(四)工作原理
申报产品为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过计算机重建X 射线数据生成患者的横断面图像。
申报产品基于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成像原理,使用碲锌镉(CZT)晶体探测器,探测器吸收X 射线后将其直接转换为电信号。X射线被吸收后,在碲锌镉晶体中产生电荷,施加偏置电压,可以加速这些电荷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被转换为电压脉冲,电压脉冲高度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正比,实现对X 射线信息的采集。
二、临床前研究概述
(一)产品性能研究
该产品性能指标包括系统性能(含图像噪声、CT值均匀性、CT值准确性、CT值线性度、空间分辨率、低比较度分辨率、重建切片厚度、能谱图像性能、伪影、最大扫描层数等)、剂量、扫描架、检查床、X射线出现装置、生理信号门控单元、软件功能、测量功能、附件、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等。
申请人针对上述性能指标提交了性能研究资料,包括能谱成像技术、图像测量、儿童检查、环境试验、出厂协议、辐射安全、可用性等研究资料,同时提交了产品技术要求与产品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与产品技术要求相符。
(二)生物相容性
该产品与人体接触性质属于表面接触,接触部位为皮肤,接触时间为短期接触。
申请人依据 GB/T16886.1-202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 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开展了生物学评价,提交了生物学评价报告与生物学试验报告,产品生物相容性风险可接受。
(三)清洁消毒
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对产品部件表面开展定期清洁与消毒。产品说明书对清洁与消毒方法开展了必要规定。
(四)产品有效期与包装
申请人按照《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提供了产品可靠性研究资料,通过可靠性影响研究、寿命测试等方式,确定产品使用期限为10 年。
申请人对产品的包装方式开展了规定并提供了验证报告,证明包装完整性符合设计要求。
(五)软件研究
该产品软件安全级别为中等级别,发布版本为T001,完整版本为 T001.0.0.1737808-Re-UPC4R。申请人按照《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要求,提交了自研软件研究报告、外部软件环境评估报告与 GB/T25000.50-2016 自测报告,结论显示该产品软件设计开发过程规范可控,综合剩余风险均可接受,符合要求。
申请人按照《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要求,提交了自研软件网络安全研究报告,证明该产品现有网络安全综合剩余风险均可接受,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符合要求。
申请人按照《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提交了算法研究报告,证明深度学习相关功能能够满足设计目的,符合要求。
(六)有源设备安全性指标
该产品符合以下强制性标准:
GB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GB9706.228-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8 部分:医用诊断X 射线管组件的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GB9706.103-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3 部分: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诊断 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
GB9706.244-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2-44 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的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YY9706.102-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2 部分: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与试验
三、临床评价概述
申请人选择同品种路径开展临床评价,按照基于同公司X射线体层摄影设备(型号:uCT820,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213060840)作为同品种产品开展临床评价。
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在适用范围(适应证、适用人群、适用部位、与人体接触的方式与时间、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阶段、使用条件、重复使用、使用方法、禁忌证、警告及预防措施等)、结构组成(扫描架、高压出现器、X射线球管、探测器等)、材料、产品性能要求(图像噪声、CT值的均匀性、CT值的准确性、空间分辨率、低比较度分辨率、能谱成像性能等)、软件功能等方面开展了比对,
显示两者的主要差异为申报产品使用了光子计数探测器,
同品种产品为传统能量积分型探测器;图像噪声、CT值均匀性、CT值准确性、空间分辨率与低比较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不同,申报产品还增加超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性能指标、能谱成像性能指标。
针对差异,申请人提供了台架测试,包括:
1.申报产品的性能测试报告,结果显示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
2.能谱功能测量准确性验证报告,结果显示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
此外,申请人还提供了人体图像样本,包括:
1.参考《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同品种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内容,提供头颈部、胸部、腹部、骨与关节、冠脉的临床典型扫描协议的40例人体图像样本(含10例冠脉),结果显示各部位常规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2.参考《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能谱成像技术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内容,提供了虚拟单能图像、碘图、虚拟平扫图像、HAP浓度图、电子密度图、有效原子序数图、虚拟去钙图像的能谱成像人体图像样本,结果显示能谱影像质量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3.提供了头颈部(血管、眼部、内耳、副鼻窦)、肺部、
冠脉、关节的细小结构高分辨率图像,结果显示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4.提供了人体肺部低剂量扫描图像,结果显示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申请人还提供了同品种产品的不良事件数据证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综上,申请人提供的临床评价资料符合目前的临床审评要求。
四、产品受益风险判定
该产品用于常规CT检查,支持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能谱检查。
该产品主要包括辐射、电气、机械等方面风险,通过 安全设计、说明书提示予以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