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概述
(一)产品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的主要组成成分见下表。
组分名称 | 主要组成成分 | 标示量 |
MF14反应液 | Taq酶,逆转录酶,dNTPs | 375μL/管×1 |
MF14引物 | 引物 | 490μL/管×1 |
MF14缓冲液1 | dNTPs,引物,探针,AC1 | 1050μL/管×1 |
MF14缓冲液2 | dNTPs,引物,探针,AC2 | 1050μL/管×1 |
MF14反应酶 | Taq酶 | 120μL/管×1 |
MF14内部质控 | 噬菌体 | 1000μL/管×1 |
MF14阳性质控 | 人工合成片段(无乳链球菌、单纯疱疹病毒I型、新生隐球菌、大肠杆菌K1型) | 110μL/管×1 |
稀释液 | 超纯水 | 1700μL/管×1 |
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分不能互换。
(二)产品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性检测脑脊液样本中14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核酸,包括肠道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巨细胞病毒、无乳链球菌、单纯疱疹病毒 I 型、单纯疱疹病毒II型、脑膜炎奈瑟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双埃可病毒、新生隐球菌、人疱疹病毒 6型、大肠杆菌K1 型、金黄色葡萄球菌。
本产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辅助诊断。检测结果不应用作诊断、治疗或其他处置决策的唯一依据。建议结合患者临
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测对病情开展综合研究。
(三)产品包装规格
50测试/盒。
(四)产品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按照基于多重荧光 PCR技术与熔解曲线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常见的14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的保守序列为靶标,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在一个反应管中开展一步法RT-PCR扩增,得到样本中存在的病原体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再以扩增产物为模板,用相应的引物开展扩增,探针在有相应的特异性产物的存在下发出荧光,不同病原体的产物所对应探针的Tm 值不同,通过熔解曲线研究可以反映出样本中病原体的种类。
本试剂盒包括内部质控(IC)与扩增质控(AC),用于监控核酸提取、反转录、PCR扩增等整个实验过程。
二、临床前研究概述
(一)主要原材料
主要原材料包括引物、探针、dNTPs、Taq酶、一步法预混液、MS2噬菌体、阳性质控PC,均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得。其中引物、探针与阳性对照PC由申请人自行设计,由合成公司经过合成与纯化后获得。申请人对主要原材料开展了供应商的选择,通过功能性实验筛选出合格供应商,制定了各主要原材料质量
标准并经检验合格。
企业参考品包括阳性参考品、阴性参考品、最低检出限参考品与精密度参考品。企业参考品按照基于病原体培养物、菌株、毒株等制备,参考品组成如下:阳性参考品 23 份,由试剂盒检测范围内不同型别的病原体组成。阴性参考品18份,由试剂盒检测范围外不同的病原体组成。精密度参考品 5 份,由试剂盒检测范围内弱阳性浓度水平的病原体组成。检测限参考品23份,由试剂盒检测范围内不同型别的病原体组成。
试剂盒包括阳性质控、阴性质控与内部质控各 1 支,用于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二)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研究
申请人通过对试剂主要生产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
申请人对样本核酸提取试剂、取样量、核酸样本用量开展了研究,同时对引物、探针、Taq酶、dNTPs等的浓度与体积开展了优化,并对反应条件开展优化,包括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变性时间、循环数、荧光补偿等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反应体系。
(三)研究性能评估
研究性能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准确度、精密度、最低检测限、
研究特异性(交叉反应、干扰物质及竞争性干扰)、包容性等。 申请人提交了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下生产的 3 批产品在适用机型上的性能评估资料。
在准确度研究中,申请人使用试剂盒检测企业参考品,结果显示检测阳性参考品P1~P23,均为相应病原体阳性,阳性符合率 100%;检测阴性参考品 N1~N18,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阴性符合率100%。
在精密度研究中,申请人对经10倍稀释的企业精密度参考品(CV1~CV5)重复检测10次,检测结果为相应病原体阳性,检测结果 CV值均≤2.0%,批内/批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申请人选择不同操作者,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不同天内、不同实验室间检测不同浓度的阳性样本及阴性样本,连续检测20天或5天,阳性样本检测结果为相应病原体阳性,阴性样本检测为阴性,试剂盒的总精密度符合要求,阳性样本检测结果变异系数CV值均≤2.0%。另外对不同相邻 Tm值混合病原体样本的检测结果开展研究,每种病原体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均在形成的阳性判断值范围内,且各病原体的平均值±3SD与最小值最大值与相邻病原体均不重叠,从统计上可完全与相邻病原体区分。
在最低检测限评估中,申请人使用 3 批试剂对试剂盒检测范围内病原体样本开展最低检出限研究,以检出率≥95%时所对
应的最低浓度水平作为试剂盒的检出限,并开展最低检出限验证。经最低检出限研究,本试剂盒检测14 种病原体的最低检测限浓度如下。
序号 | 病原体 | 最低检测限(copies/mL) |
1 | 肠道病毒 | 300 |
2 | 流感嗜血杆菌 | 500 |
3 | 肺炎链球菌 | 500 |
4 | 巨细胞病毒 | 300 |
5 | 无乳链球菌 | 300 |
6 | 单纯疱疹病毒I型 | 200 |
7 | 单纯疱疹病毒II型 | 400 |
8 | 脑膜炎奈瑟菌 | 500 |
9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800 |
10 | 双埃可病毒 | 500 |
11 | 新生隐球菌 | 200 |
12 | 人疱疹病毒6型 | 200 |
13 | 大肠杆菌K1型 | 400 |
14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400 |
研究特异性包括交叉反应研究、干扰物质研究与竞争性干扰研究与携带污染研究。
在交叉反应研究中,申请人检测了各种潜在交叉反应的病原体样本,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非K1株)、赫氏埃希菌、杜克雷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无害李斯特氏菌、淋病奈瑟菌、粘液奈瑟球菌、口腔链球菌、血链球菌、头状 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蜡样芽
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 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梅毒螺旋体、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人类疱疹病毒7型、人类疱疹病毒8型、腺病毒5型、冠状病毒229E、冠状病毒HKU1、冠状病毒OC43、甲型流感H1N1、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副流感病毒 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 A、轮状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H-1细小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浅白隐球酵母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化脓性链球菌、脑心肌炎病毒、EB病毒、腮腺炎病毒、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血清型1/2a、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血清型1/2b、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血清型4b、格特隐球菌血清型B、格特隐球菌血清型C、肺炎支原体、詹氏乳酸杆菌、人腺病毒1型、人腺病毒2型、人腺病毒 3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诺如病毒GII型、嗜肺军团菌、登革病毒、热带念珠菌、白喉棒状杆菌、猪链球菌、棒状杆菌、厌氧肽链球菌、大肠杆菌K12、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唾液链球菌、百日咳鲍特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费格森埃希菌、伤口假埃希氏菌、副溶血嗜血杆菌、伊氏李斯特氏菌、乳酸奈瑟菌、黏液奈瑟氏球菌、干燥奈瑟氏球菌、路邓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痤疮丙酸
杆菌、柠檬酸杆菌、阪崎肠杆菌、摩氏摩根菌、成团泛菌、邦戈尔沙门氏菌、肠沙门氏菌肠亚种、鲍氏志贺氏菌、宋内氏(索氏)志贺氏菌、鲁氏不动杆菌、脑膜脓毒伊丽莎白金菌、沃氏葡萄球菌、罗伦隐球酵母、指甲绒黑粉类酵母、东方伊萨酵母、人鼻病毒1A型、人鼻病毒16型、人鼻病毒3型、人冠状病毒NL63型、人副流感病毒4b型、BK多瘤病毒、JC多瘤病毒、丙型肝炎(HCV-2b)、醋酸钙不动杆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无枝菌酸棒杆菌、粪产碱杆菌、产气克雷伯氏菌、施氏葡萄球菌施氏亚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费氏丙酸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咽峡炎链球菌、牛链球菌、缓症链球菌H组、变异链球菌、酿脓链球菌 A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结果显示上述病原体样本对本试剂盒检测结果无影响。
在干扰物质研究中,申请人开展了内源/外源干扰物质研究,对样本中可能含有的干扰物质分别开展评价,包括葡萄糖(300mg/dL)、乳酸(100 mg/dL)、蛋白质(白蛋白)(200mg/dL)、
免疫球蛋白(IgG)(10mg/dL)、粘蛋白(200mg/dL)、胆红素(10μg/mL)、人全血(10% v/v)、血红蛋白(200mg/mL)、人类基因组DNA(20 ng/μL)、阿司匹林(600μg/mL)、地塞米松(100μg/mL)、血脂(甘油三脂)(50mg/dL)、利巴韦林(5mg/L)、维生素A(5000U/L)、对乙酰氨基酚(300μg/mL)、头孢曲松(300mg/L)、
甘露醇注射液(10% v/v)、氯化钠(9 g/L)、漂白剂(0.1% v/v)、EDTA(5mg/mL)、乙醇(7.5% v/v)、美罗培南(200μg/mL)、阿昔 洛韦(5μg/mL)、伐昔洛韦(15μg/mL)、两性霉素B2(15μg/mL)、氟胞嘧啶(100μg/mL)、利福平(30μg/mL)、左氧氟沙星(500μg/mL)、奥司他韦(1μg/mL)、阿莫西林(500μg/mL)、白细胞(50,000 cells/mL)、UTM运送培养基(50% v/v)、莫西沙星(15μg/mL)、更昔洛韦(30μg/mL),结果显示上述干扰物质对本试 剂盒的检测结果无影响。
在竞争性干扰研究中,申请人按照基于临床上常见的与检测靶标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开展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病原体对低浓度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无影响。
在携带污染研究中,申请人将每个病原体按照强阳性样本、弱阳性样本、阴性样本、强阳性样本、弱阳性样本、阴性样本开展排列检测,结果显示同一反应板与不同反应板之间阳性样本与阴性样本均可正常检出,检测结果不受携带污染的影响。
在包容性研究中,申请人对每种病原体不同来源的≥5例阳性样本(包括不同的亚型或血清型)开展包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剂盒包容性符合要求。
(四)阳性判断值研究
申请人按照基于 662例已知病原体背景信息的临床样本与 707
例模拟阳性样本开展阳性判断值研究,确定灵敏度与特异性最佳的Tm值范围,得到本产品的阳性判断值。并使用446例临床样本对阳性判断值开展了验证。
反应体系 | 荧光通道 | Tm值范围(℃) | 病原体(靶标) |
反应体系1 | ROX | 53.5-56.5 | 肠道病毒 |
59.0-62.0 | 流感嗜血杆菌 | ||
67.5-70.5 | 肺炎链球菌 | ||
72.5-75.5 | 巨细胞病毒 | ||
77.0-80.0 | 无乳链球菌 | ||
Cy5 | 51.0-54.0 | 单纯疱疹病毒I型 | |
62.0-65.0 | 单纯疱疹病毒II型 | ||
67.5-70.5 | 脑膜炎奈瑟菌 | ||
71.5-74.5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
77.5-80.5 | 双埃可病毒 | ||
FAM | 71.5-74.5 | IC | |
61.5-64.5 | AC1 | ||
反应体系2 | ROX | 67.5-70.5 | 新生隐球菌 |
77.0-80.0 | 人疱疹病毒6型 | ||
Cy5 | 57.0-60.0 | 大肠杆菌K1型 | |
62.0-65.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FAM | 71.5-74.5 | IC | |
57.5-60.5 | AC2 |
(五)稳定性研究
申请人对本产品开展了稳定性研究,包括实时稳定性、使用稳定性、运输稳定性等。研究结果表明:试剂盒在-20±5℃温度条件下保存,有效期18个月。开瓶后反复冻融次数不应超过5
次。
样本稳定性研究:为考察本产品对不同条件下储存不同时间的样本的检出性能,申请人使用本产品分别对短期储存、长期储存的样本开展测试,研究结果均支持说明书声称。
三、临床评价概述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共 10 家机构完成了临床试验。共纳入有效样本 2761 例,入组病例为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样本类型为脑脊液。比较方法包括一代测序、已上市同类产品与培养鉴定。
(一)与一代测序比较,共纳入1340例:
针对巨细胞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 70 例,阴性样本 1270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4.80%,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肠道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78例,阴性样本1262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5.31%,100%),阴 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
99.71%,100%)。
针对双埃可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 48 例,阴性样本 1292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2.59%,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共纳入阳性样本77例,阴性样本1263 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 100%(95%CI:95.25%, 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单纯疱疹病毒 II型,共纳入阳性样本45例,阴性样本1295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2.13%,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45例,阴性样本1294 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 100%(95%CI:92.13%,100%),阴性符合率99.92%(95%CI:99.56%,99.99%),总符合率99.93%(95%CI:99.58%,99.99%)。
针对人疱疹病毒 6 型,共纳入阳性样本 45 例,阴性样本1295 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 100%(95%CI:92.13%, 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
100%(95%CI:99.71%,100%)。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共纳入阳性样本 40 例,阴性样本1300 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 100%(95%CI:91.24%, 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流感嗜血杆菌,共纳入阳性样本46例,阴性样本1294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2.29%,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肺炎链球菌,共纳入阳性样本 61 例,阴性样本 1279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4.08%,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无乳链球菌,共纳入阳性样本 34 例,阴性样本 1306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89.85%,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1%,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脑膜炎奈瑟菌,共纳入阳性样本36例,阴性样本1304 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0.36%,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1%,100%),总符合率100%(95%CI:
99.71%,100%)。
针对大肠杆菌K1,共纳入阳性样本43例,阴性样本 1297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1.80%,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7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71%,100%)。
针对新生隐球菌,共纳入阳性样本 88 例,阴性样本 1252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4.34%,99.80%),阴性符合率 100%(95%CI:99.69%,100%),总符合率 99.93%(95%CI:99.58%,99.99%)。
(二)与已上市同类产品的比对,共入组695例。
针对巨细胞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68例,阴性样本627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4.65%,100%),阴 性符合率100%(95%CI:99.39%,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肠道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 73例,阴性样本 622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5.00%,100%),阴 性符合率100%(95%CI:99.39%,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双埃可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46例,阴性样本649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2.29%,100%),阴
性符合率100%(95%CI:99.41%,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共纳入阳性样本75例,阴性样本620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5.13%,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38%,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单纯疱疹病毒 II型,共纳入阳性样本 39例,阴性样本656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1.03%,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42%,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共纳入阳性样本45例,阴性样本650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2.13%,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41%,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人疱疹病毒6型,共纳入阳性样本38例,阴性样本657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0.82%,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42%,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流感嗜血杆菌,共纳入阳性样本44例,阴性样本651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1.97%,100%),
阴性符合率100%(95%CI:99.41%,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肺炎链球菌,共纳入阳性样本56例,阴性样本639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3.58%,100%),阴 性符合率100%(95%CI:99.40%,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无乳链球菌,共纳入阳性样本32例,阴性样本663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89.28%,100%),阴 性符合率100%(95%CI:99.42%,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脑膜炎奈瑟菌,共纳入阳性样本34例,阴性样本661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89.85%,100%),阴性符合率100%(95%CI:99.42%,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大肠杆菌K1,共纳入阳性样本36例,阴性样本659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100%(95%CI:90.36%,100%),阴 性符合率100%(95%CI:99.42%,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针对新生隐球菌,共纳入阳性样本64例,阴性样本631例,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符合率98.86%(95%CI:94.34%,99.80%),
阴性符合率100%(95%CI:99.39%,100%),总符合率100%(95%CI:99.45%,100%)。
(三)与培养鉴定比较,共纳入1149例样本: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体外诊断试剂与培养鉴定比较的临床灵敏度为100%,临床特异度为96.86%。
,申报产品的临床试验资料符合技术审评要求。
四、产品受益风险判定
申请人对已知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价,按照风险可接受准则判断每个危险(源)的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对可靠可行减少的风险、不经过风险/收益研究既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并对具体措施开展实施验证,同时重新对采取措施后的风险开展估计,确认其风险水平是否可接受。但为保证用械安全,基于对主要剩余风险的避免,需要在说明书中提示以下信息:
1.本产品用于体外定性检测脑脊液样本中14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核酸,包括肠道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巨细胞病毒、无乳链球菌、单纯疱疹病毒 I 型、单纯疱疹病毒II型、脑膜炎奈瑟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双埃可病毒、新生隐球菌、人疱疹病毒 6型、大肠杆菌K1 型、金黄色葡萄球菌。
本产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辅助诊断。检测结果不应
用作诊断、治疗或其他处置决策的唯一依据。建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测对病情开展综合研究。
2.警示及注意事项:产品说明书中介绍了该产品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